數位轉型

(評估篇)為什麼數位轉型(digital transformation)會失敗?

在輔導數位轉型失敗的經驗當中,大多都是在“評估”階段就埋下失敗的因子。大型企業在數位轉型專案中,光”評估”階段可能就會花費了整整一年,其中包含業務部門的日常事務了解、機制討論,管顧公司對於公司未來轉型規劃與計畫,數位科技的系統功能評估。然而,多數企業礙於人力、成本、規模、數位知識…等各項限制,是難以做到如此完整評估。不過,若能避免以下NG狀況,也許可以避開無法挽回的失敗。

  1. 成本估算不精準:市面上大聲疾呼數位轉型的企業,大多是系統廠商或管理顧問,他們說明數位轉型的好處以及未來可達成的願景,總是令企業心動不已。然而,在評估所需投入的成本時,多數企業在意的多為數位科技的系統費用,往往忽略背後的需投入的內部資源,往往在導入數位科技進入企業時,才赫然發現隱性成本甚至高於系統費用,有時在權衡之下企業就只得放棄。
  2. 內部評估不扎實:數位轉型是因應企業成長及發展策略,運用數位科技重新塑造商業流程、企業文化、顧客體驗。企業都把焦點放在數位科技,然而,數位科技只是執行工具,並非數位轉型的主體(主體應為商業流程、企業文化、顧客體驗…)。企業需經內部評估及計畫內容,並依計畫調整流程、組織、人員、制度、數位科技…等各種營運面向後,才能明確了解何種工具最能滿足需求。如果只是因為數位科技的系統功能而投入數位轉型,而不是從企業成長與發展的角度切入規劃,最終結果就會像企業想鑽孔卻花錢買了把螺絲起子,事倍功半,不如回去用釘子慢慢敲。
  3. 團隊評估不確實:在數位轉型後,內部人員無法、不願、不會使用數位科技,即便投入再多,也都是枉然,這種狀況通常也是出現在前期人員評估時可能有的差錯,例如:
    • 評估團隊與業務團隊並不相同,而評估團隊也不懂實際業務運行的細節,如:IT與CRM團隊。
    • 業務團隊無法兼顧評估,例行公事及業務已佔滿團隊時間,無暇了解及評估數位科技,直到導入之後才發現問題重重。

然而,除了評估階段,更重要且最容易被忽略的環節,其實是在『內部共識』的凝聚:

沒有老闆的同意,員工再怎麼努力都沒有機會;
沒有員工的支持,老闆再怎麼推行都轉不了型!

唯有企業內部都認同數位轉型的必要,數位轉型才能真正的落實。

唯有人的思維先轉型、企業才能順利數位轉型!

延伸閱讀:
1.(序曲)為什麼數位轉型(digital transformation)會失敗?
2.(數位科技篇)為什麼數位轉型(digital transformation)會失敗?